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布局东盟市场。 相比前些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发生着明显变化。 “以往,中国企业主要将产品卖到海外,但如今,中国企业前往东盟国家开展产业链布局,在当地积极建立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运营体系,扎根东盟市场寻求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兼上海分行行长袁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在他看来,这正驱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跨境供应链融资需求日益旺盛。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去年大华银行中...
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布局东盟市场。
相比前些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模式发生着明显变化。
“以往,中国企业主要将产品卖到海外,但如今,中国企业前往东盟国家开展产业链布局,在当地积极建立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运营体系,扎根东盟市场寻求更大的业务发展空间。”大华银行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交易银行业务负责人兼上海分行行长袁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指出。
在他看来,这正驱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跨境供应链融资需求日益旺盛。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去年大华银行中国推出供应链融资平台 (UOB Infinity FSCM),为中国企业在东盟市场开展产业链布局提供全方位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
近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4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公布了经过多月评选的“金贝”资产管理竞争力案例,大华银行中国凭借创新的跨境金融服务,获评“卓越中国-东盟跨境交易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元融资利率持续高企,人民币在国际贸易融资等跨境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应用空间迅速扩大。不仅仅是中国企业,世界500强公司与东盟当地企业都乐于使用融资利率较低且汇率波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作为贸易融资货币。
袁泉指出,这将成为驱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如何解决某些东盟国家地区人民币供应不足所带来的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瓶颈,仍是一大考验。
目前,大华银行中国一方面通过内部安排,解决企业在东盟众多国家地区的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需求,一方面向相关部门建言献策,期待推动跨境人民币再融资工具“面世”。
中国企业布局东盟催生跨境供应链金融需求旺盛
《21世纪》:随着中国-东盟经贸往来日益加深,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日益增强,若要进一步构建中国-东盟之间的投融资生态,还需做好哪些功课?
袁泉:围绕中国-东盟的投融资生态体系建设,近年各方均取得明显进展。
首先,RCEP在2022年初正式实施,形成法律层面的保障。
其次,相关部门在各种制度层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中国央行与印尼央行开展了货币直接兑换的安排,中国央行也和其他东盟国家开展类似的货币直接兑换安排。这种安排以及相应的便利性措施,给中国-东盟投融资生态建设提供更强的机制层面保障。
第三,金融机构在这些机制安排的基础上,正开展相应的产品创新。例如大华银行的中国-印尼跨境资金池,借助了人民币与印尼卢比的双边本币互换机制(LCS),实现了印尼卢比本币的划扫,属于实际产品层面的创新。
当这三个层面的机制创新与产品创新形成合力与联动,就能构建良好的中国-东盟的良好投融资生态。
《21世纪》: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前往东盟国家拓展业务,他们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袁泉:当前中国企业前往东盟国家地区,主要体现在产业链布局。与以往只是将产品卖到海外截然不同,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东盟当地建立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体系等。在这种趋势下,供应链融资显得尤其重要。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趋势,去年大华银行中国推出供应链融资平台 (UOB Infinity FSCM), 这是首个横跨东盟-大中华区的数字化供应链融资平台。企业即使在中国,也可以通过UOB Infinity的数字平台运作其在东盟地区的供应链融资,直接实现跨区域的融资统筹等。我们相信这个全新的数字化供应链融资平台,能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在布局东盟市场时取得先机。
与此同时,去年我们发现众多中国汽车产业企业纷纷布局东南亚。当他们在东南亚国家设厂时,首先需打造当地的经销商融资体系,其次是生产制造方面的布局,再将供应商融资体系“转移”过去。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些汽车企业在布局东盟市场首年,就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全部打通,成功落地生产与销售。
《21世纪》:随着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布局东盟市场,大华银行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将主要侧重于哪些行业?
袁泉:在行业方面,我们是有侧重的,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对某些重点行业领域加强了相应的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首先是电动汽车,其次是电子产业,第三是工程机械行业。
整体而言,这些行业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比较快,且计划进行完整的布局。所以我们围绕着这些产业核心企业展开跨境供应链融资的安排。
《21世纪》:随着中国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布局东盟国家,众多银行机构也积极提供相应的跨境供应链金融等服务,大华银行具有哪些独特的业务优势?对企业而言,他们选择银行跨境金融服务,应看重哪些因素?
袁泉:大华银行的一大优势,是我们在东盟地区布局相当久远,广度也比较深。大华银行集团明年迎来成立90周年的里程碑。因为扎根东盟的时间久远,我们与东盟国家地区当地商会、企业、投资促进机构都非常熟悉,能帮助中国企业很快在当地扎根发展。
例如,中国众多产业核心企业前往泰国布局,需很快将经销商体系建立起来,所幸的是,当地众多企业或经销商就是我们的长期客户,如此大华银行能迅速帮助中国企业“走过去,走得快、走得稳”。
人民币国际贸易融资需求“火热”
《21世纪》:随着中国-东盟之间的跨境贸易本币结算日益普及,未来人民币在东盟地区持续扩大使用范畴的驱动力有哪些?
袁泉:当前驱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很多,比如人民币在跨境贸易领域的结算、贸易融资、人民币计价的海外债券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国际结算等。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驱动力,来自海外市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增加。
首先,当前人民币的基准利率相对比较低。很多企业苦于美元融资成本较高,更倾向采用人民币做跨境融资。
其次,人民币的汇率波动相对稳定,也是一个较大的优势。
过去两三年,我们已注意到人民币的国际贸易融资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不少企业希望将跨境贸易合同结算货币从美元转向其他货币结算,相应的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进一步增加。因为只有企业获得人民币贸易融资,就更有动力开展人民币结算。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东盟地区的人民币供应充足率差异较大,比如在中国香港与新加坡,比较容易找到人民币满足人民币贸易融资需求;但在东盟某些国家地区,当地人民币存量比较少,因此人民币的贸易融资主要通过美元掉期完成,但掉期交易的点位经常波动,导致海外的人民币贸易融资利率不够稳定。
《21世纪》:针对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所遇到的上述挑战,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袁泉:鉴于上述状况,大华银行中国一方面向中国人民银行积极建言献策,希望推出国际市场的人民币再融资工具,比如跨境人民币信用证再贴现工具等,以此形成国际市场的人民币贸易融资的“利率锚”,另一方面就大华银行自身而言,我们积极通过内部安排,提供人民币跨境再融资服务。比如大华银行在新加坡、中国香港或其他国家地区的分支机构都有人民币国际信用证融资服务。通过这样的安排,大华银行为海外的人民币贸易融资提供众多解决方案和资金支持。
《21世纪》:目前不少东盟国家或多或少地存在某些资本管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在中国-东盟之间的跨境资金流动效率,相关银行有哪些合规解决方案?
袁泉:的确,不少东盟国家都存在一些资本管制举措,导致跨境资金划转需要满足当地税务与资金跨境管理等方面的合规要求。我个人觉得,一个化繁为简的办法,是尽量使用本币。特别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时,记账货币仍然是人民币,所以中国企业应尽可能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场景与使用量,尽量减少外汇兑换。
此外,在跨境资金管理方面,不少中国企业可以采取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从而形成一个人民币使用闭环,也能减少汇率风险与跨境资金流动过程的外币兑换管控挑战。
同时,大华银行环球金融部也推出“东南亚货币”的一站式服务,实现人民币与东南亚货币的直接兑换,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货币兑换交易成本。以往,企业要换汇,需先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兑换成东南亚当地货币,如今企业完成可以用人民币直接兑换东南亚当地货币,减少了二次汇兑操作,降低了交易成本。
《21世纪》:近年,东盟国家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如何?
袁泉:近年,海外企业使用人民币开展跨境贸易结算的意愿是肉眼可见的增长。
我们观察到,使用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的企业,首先是中资企业,其次是台资企业或一些世界500强企业,然后是东盟当地企业。因为东盟企业涉及的跨境贸易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他们对使用人民币开展贸易融资的敏感度相对低一些。但是,由于人民币的融资成本较低与汇率相对稳定,如今越来越多东盟当地企业也开始积极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接受度逐步提升。
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切实提升外汇服务涉外主体的科技效能,邮储银行线上外汇交易已实现即期、远期、掉期场景的覆盖。即期远期交易支持点击成交和挂单成交方式,支持交易前中后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衍生品协议签署、保证金/额度自动关联、即远掉产品线上签约、智能化的存续期管理(包括提前交割、向后展期、反向平仓等),可满足客户一站式汇率风险管理需求,操作简单便捷,业务落地速度快。
△玉带河派出所王警官“以案说法”讲解电诈常见形式及防范措施正规的安全配资公司